賴就職前夕 中國立案調查臺美日歐共聚聚甲醛反傾銷

賴就職前夕 中國立案調查檯美日歐共聚聚甲醛反傾銷(圖/Peter Lindenau)

臺灣總統賴清德就職前夕,中國商務部今天(5/19)公告,自美國、日本歐盟和臺灣的「共聚聚甲醛」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。

中國商務部公告,中國雲南雲天化等 6 家公司代表中國共聚聚甲醛產業提出反傾銷申請,要求自美國、日本、歐盟和臺灣進口的共聚聚甲醛(Polyformaldehyde Copolymer)進行反傾銷調查,中國商務部依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》展開審查。

中國商務部在該聲明指出,共聚聚甲醛具備高機械強度、高耐疲勞性等性等良好力學性能,可取代銅、鋅、錫、鉛等金屬材料,用於汽車零件、電子產品、工業機械、運動器材、醫療器材、水管、建材等。

中國商務部稱,調查時間自 2024 年 5 月 19 日開始,預計於 2025 年 5 月 19 日結束,但在「特殊情況下」可延長 6 個月。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》第二十一條規定,調查期間,利害關係人應如實反映情況、提供相關資料,若未依規定或妨礙調查,中國商務部可根據當下握有之資料作出裁定。

我國經濟部透過新聞稿表示,臺灣出口至中國市場約 4.7 萬噸(0.79億美元),在中國市場占比略小於歐盟、韓國、美國,略多於德國、日本,但各國比例相差不大。臺灣生產聚甲醛出口中國,佔總出口市場的六成,其他市場則是越南、土耳其、印度 。以 2021 年至 2023 年統計來看,占中國大陸聚甲醛總進口值約 12.7% 至 14.1% 間,為中國大陸第 4 大進口來源,次於歐盟、韓國、美國。由於相近的出口競爭對手皆面對反傾銷稅或反傾銷調查的情勢,經濟部除積極協助業者應訴,同時密切關注後續發展,並於今年下半年即啟動新興市場拓銷工作。

過去中國在 2017 年已對韓國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的聚甲醛產品課徵反傾銷稅,此次又對歐盟、美國、臺灣及日本發起調查,經濟部也將持續協助石化業低碳智慧轉型,朝泛用型材料升級為特殊高規材料,並促成跨入半導體材料供應。








留言

較新的 較舊